携《小欢喜2:南京爱情故事》归乡 镇中校友鲁引弓与读者共话青春蜕变 - 资讯 - 天府法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正文

携《小欢喜2:南京爱情故事》归乡 镇中校友鲁引弓与读者共话青春蜕变

来源:  作者:  2025-08-13 11:39:27

“英子去南大学天文,方一凡进了南艺,可他们的‘南京爱情故事’真能甜到民政局吗?”2019年《小欢喜》收官时观众的热切追问,终于在六年后有了回响。近日,培菊图书馆报告厅内座无虚席,从镇海中学走出的作家鲁引弓带着《小欢喜2:南京爱情故事》重返故土,以“阅读与写作,是成长的翅膀”为题,与家乡读者共话青春蜕变。

新书中,“春风六子”褪去校服直面现实:方一凡在MCN合约陷阱中挣扎,乔英子遭遇学术圈“男生优先”的潜规则,季杨杨深陷情感漩涡……“生活不是纯糖罐头。”鲁引弓坦言,尽管读者渴望甜蜜,但真正的成长“需要翅膀承载风雨的重量”。

为了真实呈现大学生活和年轻人的困境,鲁引弓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跑遍南京高校采风。他特别提到,自己始终关注现实并从生活中提炼素材。例如,前作中林磊儿来到方一凡家的情节,其原型正是发生在镇海一户普通家庭的真实故事。在创作过程中,他多次回访母校镇海中学,采集高三教室的晨读声、球场的汗水等鲜活记忆,为作品增添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家乡底色。

“写好故事需要四支箭:对当下的介入感、对生活的提炼感、对彼岸的穿透力,最后用慧眼和技术搭弓射箭。”他举例《小舍得》直击补习班狂潮,正是介入社会痛点的产物。从《小别离》掀开“第四次留学潮”面纱、《小舍得》剖解教育起跑线之争,到《小宅门》直击青年购房困境,抓社会议题,不回避现实,是鲁引弓作品里最为重要的锋利且硬朗的内核,也是他的作品拥有强烈后劲的原因。

高二学生小陈翻着新书感慨:“看英子为天文梦熬夜的模样,像极了我为物理竞赛崩溃的夜晚。但书中那句‘翅膀抖落雨水才能飞得更高’,让我决定再拼一把。”陪女儿前来的家长周女士深有感触:“从《小别离》到《小欢喜》,鲁老师总能用一个家庭照亮千万家庭。”

活动最后,鲁引弓为10名幸运读者签名赠书。这场关于文学、成长与故乡的对话,在书香和期待中落下帷幕,也为家乡读者留下了新的“小欢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或其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编辑:wh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