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回应民生热点问题,涉及粮食、化肥及生猪 - 热点头条 - 天府法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头条>正文

发改委回应民生热点问题,涉及粮食、化肥及生猪

来源:  作者:  2022-04-22 07:50:34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今年以来,油价、粮价、菜价、化肥价格等都出现了明显上涨,也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针对这些问题,近日国家发改委作出了回应,在涉及民生、三农方面,谈到了以下问题:

 

1、全球粮食危机风险加剧,中国如何应对?

 

粮食安全一直是我们的重中之重,而从全球疫情爆发以来,全球粮食市场出现了较大波动,主要表现为通胀高企,粮价上涨。而今年受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使得全球粮食供给格局的改变以及出口减少,粮食保护主义抬头等相继发生,今年3月份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再创新高。这些都使得全球粮食风险加剧。

当前,全球小麦、玉米、大豆等价格均出现了较大涨幅,而就连一直稳定的大米也由于化肥价格的上涨或将面临减产风险。在全球粮食风险紧张加剧的情况下,我国的粮食市场又如何呢?

首先,我国一直非常重视粮食生产,当前我国粮食已实十“十八连增”,连续7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其次,我国粮食库存充足。尤其是口粮自给率达到98%以上,且供应充足。

第三,调控能力较强。具体表现在除了有充足的粮食储备以外,去年我国进口粮食均出现了大幅增长,这也为调控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国家将从3个层面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一是全力稳定粮食生产。虽然去年部分冬播小麦播种较晚,有一定影响,但国家一直注意小麦的长势情况,并派出专家及时解决小麦生长中出现的问题,以保障夏粮产量。

二是增加政策性粮源投放。鉴于全球粮食市场环境的波动,进口成本明显抬升,以及粮食上市节奏等,适当增加政策性粮源的投入,以保障市场供粮充足,从而稳定市场供需。

三是持续抓好粮食收购,引导农民适时卖粮,稳定粮价在一个合理区间波动,避免过高或过低对市场产生影响。

四是严厉打击囤积居奇,扰乱市场的行为。


 

2、化肥价格高涨,如何应对?

 

全球面临的另一大问题就是化肥价格高企,使得种植成本全面抬高。具体到国内,我们的氮肥等供应总体有保障,但是钾肥供应相对不足,有一半需要依赖进口。在具体措施方面:

一是加大国内化肥企业开工率,提高日产,协调相关资源优先向化肥企业倾斜。

二是提高运输效率,保障农用化肥优先运输,提高流通效率。

三是积极加强钾肥进口,例如前不久白俄罗斯表示可以解决化肥的出口运输问题,继续供应中国。

四是严厉查处哄抬化肥价格等行为,稳定市场。


 

3、稳定生猪及猪肉市场

 

在粮价、油价、菜价等上涨的时候,猪价却一直跌跌不休,猪粮比价连续8周低于5:1,处于过度下跌的一级预警空间。为保障生猪市场的平稳,防止产能大起大落,今年以来,已启动5次中央收储工作(最近一次将于4月22日开启),以稳定市场。

对于生猪市场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有2个:

一是猪价何时会扭亏为盈?

对于这个问题,市场普遍预计将在年底,因为产能虽然回归正常保有量区间,但市场消费仍然低迷,所以消费回暖只能期待年底了。

二是猪价触底反弹后会不会再次导致猪肉价格猛涨,再次面临“吃不起”?

为避免猪价过度下跌、养殖户过度亏损而引发产能过度淘汰,因此后续将会持续开展中央及地方收储工作,推动猪价尽快回归合理区间。


 

【结语】

 

虽然今年全球市场波动较大,但是对国内影响相对有限,尤其是粮食方面,供给十分充足。

当前粮价走高主要是种植成本提升引发的,在供需上并不存在问题。而生猪领域虽然猪价仍在底部,但随着收储的持续开启,猪价再大跌的几率已经很小,回暖只是时间问题。最后值得关注的是化肥市场,化肥总体供需虽然有保障,但是化肥价格也总体处于高位,并且后续来看,化肥价格仍将高位震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或其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编辑:kxg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