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绿水青山 共建生态家园 - 热点头条 - 天府法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头条>正文

保护绿水青山 共建生态家园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2019-07-15 09:08:39
图为布局合理,绿化、硬化、无尘化绿色矿山治理全面推进的贵池区金家冲矿业区。 记者 左泽川 摄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现在池州市很多建筑工地的运输车辆离开工地时必须经过冲洗,不少施工现场对裸露砂石都进行了防尘网覆盖……这些变化都是池州市强化各类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实施的举措所带来的。

  近年来,池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努力为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坚定扛起池州责任。全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紧扣服务经济发展主线,坚持以解决环保督查问题整改和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全面落实气、水、土污染防治各项工作,迅速落实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措施,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关,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

  以前在农村,村民们不管什么垃圾都堆放在自家门口或随意丢弃到村内河道路旁,不仅影响美观而且造成了环境污染。近年来,池州市通过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坚持把改善农村环境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突破口,结合“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等,大力推进乡镇政府驻地整治建设、中心村建设和自然村环境整治,着力改善农村地区环境面貌,一批老旧村庄、集镇“脏乱差”面貌得到较大改观,一批批环境优美、设施配套、产业兴旺、群众认同的美丽乡村,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池州大地。

  池州是滨江城市,长江流经池州162公里,占安徽省的20%。为狠抓长江生态大保护,池州市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紧扣“建设生态环境优美的绿色池州、产业结构优化的创新池州、群众生活优越的幸福池州”定位,深入推进“七大行动”,坚决落实长江(安徽)经济带“三道防线”要求。将污染防治攻坚战、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绿色矿山创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柴油车污染防治攻坚战等工作统筹纳入“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指挥部综合调度范围,采取“一表”压实责任、“一图”靶向攻坚、“一册”精益施工、“一群”高效联动、“一报”营造氛围的“五个一”工作法,统筹推进全市生态环境领域各项工作,建立了市、县、乡三级联动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点对点”“长对长”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

  作坊式经营、低端化运行、生产设施简陋、环境污染较重,一些“小散乱污”企业,产生的粉尘和排出的废水曾一度让群众苦不堪言。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池州市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环境问题,严格标准、科学治理,让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池州市建立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能耗、环保、安全、质量等方面企业台账,实施常态化执法检查。扎实推进矿山整治,禁采区内矿山全部关停,近两年共依法关闭矿山27家,创建市级绿色矿山48家。推动矿业经济转型发展,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切实提高矿业经济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水平。明确把主要污染物和重点重金属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作为新(改、扩)建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做到“三个禁止、一个严控”。推进环保监测全覆盖,加快建设秸秆禁烧监管平台系统和大气环境网格化综合监管系统,完成机动车遥感监测及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地表水国控考核断面水质7个自动监测站主体建成。在全市推广“环保贷”政策,遴选环保“领跑者”企业。

  一次次重拳出击,一场场专项治理,通过持续的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美丽池州正以更加优美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编辑:王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