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州区:加强病虫监测预警 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真正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近年来,叙州区积极探索建立自动化、智能化田间病虫害监测点,构建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把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报与防治工作作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先手棋来抓,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撑。
“现在就更加智能化,以前要人工去数虫种,现在能够自动计数,自动识别虫种……”
近日,在叙州区赵场街道民兴村冠英梯田,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正在仔细检查虫情智能测报系统的运转情况以及采集的虫害种类。
“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杀虫具有广谱性,应用范围广,杀虫效果显著;控制范围大,防治成本相对低;环保无污染,还能减少化学农药用量,生态效益好;有利于我们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及时指导农户进行防治,并且操作简单、省时、高效。”叙州区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罗艺芳介绍道。
据了解,以往的植保测报工作依靠人工进行,为了解病虫害发生情况,植保工作人员要走遍辖区田地,寻找出最早发生病虫害的相关植株,并测算出每亩地大约有多少棵病株,以此来计算病株虫害发生率,花费的人力、物力都比较多。而区农业农村局使用的虫情智能测报系统则充分应用物联网技术,全自动诱捕害虫,获取害虫图片,并将虫情上传到智慧农业云平台,工作人员可在手机端、电脑端查看虫情信息。
“现在,除了我们自己到现场采集数据外,同时在农田里安装病虫害监测仪、虫情测报灯等设备收集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辅助我们及时、准确地了解到农作物生长期的病虫害发生情况。”罗艺芳告诉记者。
据了解,2023年,全区粮油作物播种面积预计190万亩次,为了更大程度地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提升对病虫害的监测预警能力,除了赵场街道民兴村的虫情智能测报系统外,叙州区还分别在柏溪街道新联村、南广镇富强村等地建立了虫害观测场、太阳能自动虫情测报灯等;在安边、柏溪、观音、横江等乡镇(街道)建立15个群测点,监测面积达到2万亩次。截至目前,区农业农村局2023年已发布《病虫防治》预报6期,预报准确率达92%,开展电视预报5期,出动调查人员860余人次,组织开展大小春病虫田间调查330余次。
罗艺芳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立足病虫害早防早治,努力做好病虫害的早监测、早预警、早防控工作,常态化抓好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强化病虫早期预防,积极宣传推广和落实一系列农业有害生物的全程绿色防控措施,确保农作物增产增收。
编辑:kxg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