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镇: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再出实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近年来,中都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在建强组织、发展产业、加强基层治理等方面下功夫,推进农村稳定安宁、农民稳步增收,以乡村振兴实际成果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以“党建引领”为前提,基层组织全面建强。
中都镇牢固树立党建引领发展的理念,谋深做实做细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依托生态优势,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思路,鼓励乡村经济组织、农户发展生态产业,构建“一村一品”,不断推动产业壮大,通过重点扶植、培育种植大户、引进新品种、应用新技术等有效措施,形成了以“两白一黄加水果”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全力推动产业助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探索形成“党建+志愿服务”“党建+产业发展”“党建+品牌创建”等多种“党建+”模式,将党建引领渗透进乡村发展各领域,扩大组织影响力,强化班子号召力,切实构建党建引领发展新格局。在引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过程中突显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性,紧紧围绕工作主线,打造一支精干的党员队伍,选拔片区“示范书记”4名,打造县级“标兵书记”1名,今年新发展党员10名,转正党员14名。
二是以“产业升级”为引擎,集体经济持续增长。
实施村集体经济“提标增倍”行动,对土地进行流转,将土地打包入股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以丰收村为试点创建“村党支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劳务公司+经营公司+种植大户+农户”运营机制,努力实现农户“土地流转收入+入股分红收入+务工收入”多元增收模式,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齐头并进。全镇按照“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理念,规范化种植枇杷8000亩(丰收村)、蔬菜2730亩(小坝村)、茵红李3000亩(雪花村)、黄桃500亩(龙潭村)、青花椒3000亩(太平村)、白魔芋2000亩(李家坝村)、黄油菜3000亩(民建村)、白茶1100亩(新权村),点燃产业发展引擎,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2022年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69.7万元,收益达42.8万元,4个中省市财政扶持集体经济项目稳步推进,其中黎明村已分红10.8万元,雪花村已分红5.5万元。
三是以“人才带动”为根本,人才队伍夯实有力。
在实践中发掘人才、培育人才、引进人才一直是中都镇秉持的乡村振兴人才建设方针。近年来,中都镇通过不断探索与尝试,以乡村振兴人才建设的三个方面为抓手,在如何保障乡村振兴人才建设中寻找突破,为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提升乡村人才队伍质量。在这其中更是涌现出屏山县“最美农技员”杨秀忠,“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获得者林巧,屏山县第三批“农村优秀人才”郑美,“龙山先先黄桃”创始人李松,白魔芋种植带头大户舒祖奎、张立银等先进人才典型,并先后选派4名优秀农技人员到省、市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他们利用自身的技术本领,指导和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与本村村民一同参与、共同致富,是中都镇在乡村振兴建设中发掘出的新一代“农民精英”。
四是以“驻村帮扶”为抓手,全心全意为民办事。
中都镇共有8个脱贫村和2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按照全县统一安排,共有各级定点帮扶单位15个,其中市级帮扶单位1个、县级帮扶单位10个、“两新”企业帮扶单位4个,选派29名驻村帮扶干部开展帮扶工作,其中驻村第一书记10名,驻村工作队队员19名,联系村镇领导13名、联系村镇干部82名,实现了帮扶力量全覆盖。各帮扶单位、驻村干部、联系村镇干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夯实主要领导帮扶责任,履行帮扶职责,深入帮扶村走访调研,研究解决帮扶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累计解决帮扶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三十余件。同时,各单位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技术、项目、资金和消费帮扶等方面支持,积极帮扶群众增收致富,解决生活困难。今年以来,各帮扶单位共计捐赠资金、物资9万余元,对上争取协调民生项目5个,涉及资金5万元,开展“以购代销”8.5万元。
五是以“生态保护”为底线,生态环保成效显著。
中都镇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行河湖长制重大决策部署,及时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来宜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树立上游意识,扛牢“守护一江清水”的责任和担当,围绕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系统谋划河湖长制的深入推进,镇域生态环境水平提升显著,河道畅通、水质清澈、两岸景美,为建设美丽中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中都镇党委以健全责任体系为着力点,印发《中都镇河湖长制实施方案》,明确镇级河长2名、村级河长23名、护河员8名,以建立村为试点开展“示范河流”创建,同步打造人居环境示范村落,以创建市级示范河流和平安河道为目标,全力打好“建、护、管”组合拳。不断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微信、QQ、抖音等新媒体大力宣传中都美好生态环境和保护举措。及时清除河道行洪阻碍物3万立方米,投资1.5亿元综合治理中都河流域岸线6.5公里,打造河清、水畅、岸绿、景美、人和、鱼跃的美好生态画卷。
编辑:kxg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