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翠屏安石村 乡村流量“担当”的诞生~
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安石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只是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小村庄。去年3月安石村全新“开村”,截至目前已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成为了本地乡村名副其实的流量“担当”。
破译流量密码的“钥匙”,蕴藏在当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与实践中。
安石村辖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00多人,张、帅、雷、洪、吴等为主的30余姓氏在此聚居。2020年以前,安石村仍是一个较为原始的村落,彼时的安石村没有特色优势产业,劳动力大量外流,更不用说吸引流量。2020年4月,李庄安石“酒乡渔美”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因地制宜、应运而生。“我们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主体、投资公司、文旅公司四方共建的运营模式进行建设,形成了‘十院十景’,引入了餐饮、酒吧、书院、文创、民宿等业态。”安石村第一书记高勇介绍道。
与新业态一同改变乡村的,还有美学理念的注入。用红砖砌成的文化中心,其醒目的颜色和独特的造型深受游客喜爱;与水面交相呼应的“安石之心”,成为参观者相机中的“常客”;透亮而静谧的乡村书局不仅藏着风景,还满贮着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依山就势而建的游行小道蜿蜒而上,道路一旁就是一湾湾梳理规整的农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越来越多游客知道了安石,走进了安石,在这个小乡村,他们邂逅着“诗和远方”。
乡村变了,村民的日子也在发生改变。在项目建设之初,村民雷天强就隐隐感到:这是一个机遇。原本在市区从事IT行业的他,回到了家乡安石村,着手开始家中农房的装修,一家人开起了农家乐。
去年3月28日,是安石村“开村”的日子。游客源源不断地涌入雷天强的宇晨小院农家乐。“一桌刚吃完,马上就有人坐下了,忙都忙不过来。”雷天强回忆,当时并没有预料到会有那么多客人,食材和接待能力准备得不够,但勤劳的雷家人很快作出了调整。
如今的宇晨小院已经完成了装修,除底楼大厅和院坝外,还打造了几个雅间,能同时接待一二十桌客人。雷天强算了算,去年的营业额能有四五十万。“一般周末能有两三千的收入,节假日游客还会增加,今年三八妇女节的时候,有很多公司来我们村搞团建,那天我们营业额大概有一万块钱。”
老村民回到了家,新村民在这里也为自己的理想安下了“家”。罗娟是一名艺术工作者,她与伙伴们在安石村打造了一个名为“造艺创生”的创意空间。“我们希望在乡村里有一个给大家一起来创作发散艺术思维的地方,里面有一些我们原创的手工艺术作品,也有一些文创商品在销售。”
“罗娟等人在安石村创作了千百件绘画、手工、文创等作品,他们积极投身美学教育事业,开展公益教育,让身处乡村的孩子们能切身感受到美学力量,接受艺术熏陶。他们还为本地产的米、油、茶、酒等产品设计包装,让乡村特产成为一件件赏心悦目的伴手礼。”
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安石村正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好。截至目前,该村村集体资产总额已由1016.9万元增长为4841.5万元,直接提供就业岗位75个。2021年集体经济及各类旅游收入达1000余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1万元,带动返乡就业创业100人以上。
对于安石村未来的发展,高勇充满希望。“我们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练好内功,抓好组织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阵地功能;二是外修筋骨,推进项目二期建设和产业培育,实现乡村、企业、群众共建共富共治共享;三是加强服务,升级基础设施,美化村庄环境,提高群众和游客的满意度。”
编辑:kxg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