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智慧科学探索
新课标下的智慧科学探索
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正式施行。面对新课标的机遇和挑战,重庆花果小学科学老师们积极调整、主动适应,自觉投入新课标时代,第一时间对新课标进行了解读学习。同时,在学校信息化建设 “东风”助力下,创新性地将智能技术融入日常科学教研、教学中。
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的庄田老师是重庆合川花果小学的一名的科学老师,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她总是积极尝试学生喜闻乐见的科学活动,给学生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经常带学生走出课堂、对话自然。在面对新课标时她谈到:“新课标强调,所有学科的课程目标均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在科学领域的核心素养分为科学观念及应用科学思维及创新、科学探究及实践、科学态度及责任这四个方面。我认为老师需要在理解科学素养的基础上设计科学课程、展开科学教学、并进行科学评价,从三方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在认真学习新课标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学习。在理解新课标意图的基础上,上好科学课。但同时也要关注课标说到的跨学科的概念。科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学科。在上课时注意整合科学技术与工程,帮助学生在科学课上动眼、动手、动脑。”同时她也将这样的课程理念充分运用到科学教学中。
01
注重课前调研评估
小学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接受学校的科学教育,在科学知识的学习、科学方法的掌握、认知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帮助,因此,庄老师在课堂教育之前,都会充分了解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状况,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进度,规划课堂的学习重点。
02
注重课中动手实践
面对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的问题。庄老师非常注重课堂的趣味性,互动性,注重通过多样的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她的课堂形式多样,比如利用AR科学实验室开展探究式教学,15分钟用来小组讨论/辩论、20分钟用来进行科学实验、15分钟带学生理解具体概念或者是学生展示等等,让学生在上课的全过程都保持新鲜感和学习兴趣。
03
注重课后拓展延伸
庄老师认为科学课堂教学除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完成之外,主动补充延伸学习内容,并将课堂知识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做可以丰富学生的学科视野。比如在《血液系统》课程教学中,庄老师不仅让学生们了解血细胞的形态功能,还拓展了一些生命科学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保健意识。
庄田老师谈到自己作为一名小学科学的老师,有一种使命感,要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除了收获知识,更重要的是透过一个个事件、行为,学到得更多的是一种科学思维方式,为学生的今后学习、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庄老师的教学方式也受到了校领导以及学生们的喜爱。学生讲道”庄老师平日里亲和有耐心,而且教学模式多样,特别能抓住我们的眼球,总是能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融入课堂里去。”
校长眼中的庄老师不仅时刻保持童心、热心、潜心,并且孜孜不倦耕耘于课堂内外,兢兢业业投身于教育事业。“她带着孩子走出课堂,对话自然,动手实验,"触摸"科学,探索奥秘,点燃孩子心中的科学火种。她正温柔又坚定地行走在科学教育的路上,步履不停,创新不止”
“教学无止境,学习的脚步也不能停下”,在新课标下的智慧科学实验探索之路上,老师们正在用自己的行动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编辑:kxg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