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县打好农业保险组合拳,支持农业发展
一是提升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支持农业发展。在所有乡镇建立农业保险服务站、村设立农业保险服务点,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服务网络,充实工作人员,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在水稻、小麦、油菜、玉米、棉花、大豆、森林、能母繁猪等8个品种的基础上,增加了芝麻、花生、马铃薯三个品种。2018年全县政策性农业保险种植业承保28.53万亩、养殖业承保1431头、森林承保95.18万亩,总计保险金额60106.19万元,保费857.73万元,其中财政补贴689.62万元。种植业理赔24374亩,赔付327.69万元;养殖业理赔92头,赔付9.2万元;森林保险理赔4228.5亩,赔付112.73万元。
二是开展特色保险,支持农业发展。构建特色农业保障体系,开展了茶叶、钢架大棚蔬菜、烟叶三个品种特色农业保险,增强了特色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稳定了特色农业生产,保障了农民增收。2018年特色农业保险承保8552亩,保险金额798万元,总保费40.37万元,其中县财政补贴27.48万元。理赔1479亩,赔付27.18万元。
三是拓展粮食作物商业保险,支持农业发展。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主购买补充性商定保险,提高应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同时,将粮食作物补充性商业保险保单,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的主要抵质押物,发挥保险保单分散风险功能。2018年全县水稻补充商业保险承保4.57万亩,保险金额1825.11万元,保费64.98万元,其中财政补贴32.49万元,理赔40750亩,赔付18.57万元。
四是推广制种保险,支持农业发展。根据省财政厅统一部署,积极推广水稻、小麦制种保险,支持制种的农户、种子生产合作社和种子企业参与投保,规避生产风险。
编辑:王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