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收购砂石 贪图小利吃大亏
“你这批料有合法手续吗?”“有的,有的,以后再说嘛。”
“那你什么时候运过来?”“明天凌晨!”
可以看出,以上对白双方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法网恢恢,无论犯罪分子掩饰得多好,最终难逃法律制裁。
一企业夜间大量收购砂石
被告人叶某系被告单位某公司法人,负责该单位经营管理。经查,叶某在明知他人所售砂石系犯罪所得的情况下,仍以单位名义进行收购。分别于2023年1月10日、15日、18日、26日,2月16日及3月30日的夜间至次日凌晨时段,6次共计收购砂石16000余吨。上述涉案砂石总价值达人民币80万余元,由被告单位用于加工销售。
案发后,被告单位退缴全部违法所得。
追究企业及负责人刑事责任
法院认为,被告单位明知是犯罪所得而予以收购,情节严重,应当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追究被告单位及其主管人员被告人叶某的刑事责任。被告单位、被告人叶某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自首,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被告单位、被告人叶某自愿认罪认罚,依法可以从宽处理。被告单位退缴违法所得,可以酌情对被告单位、被告人叶某从轻处罚。
什邡市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被告单位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被告人叶某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缓刑一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没收其违法所得人民币二十二万元。
被告单位及被告人叶某未上诉,判决已生效。
法官说案
本案中,被告单位未查验相关的证明文件,以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多次在深夜收购砂石,依法认定为“明知”是犯罪所得,应当对被告单位及其主管人员叶某追究刑事责任。本案对单位判处罚金、对负责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判决,体现了刑法对单位犯罪的“双罚”原则。非法采砂不仅破坏矿产资源,还会引发河床结构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等生态问题。砂石资源属于国家所有,非法收购盗采矿砂的行为实质是为犯罪“洗白”赃物。任何“低价进货”的诱惑背后,都可能暗藏犯罪陷阱。法官提醒:企业经营者应严守法律底线,建立规范的原料溯源机制,拒收一切来路不明的资源。切莫因贪图小利,让企业蒙上犯罪污点,合法经营才是正道!
法官简介:
杨丽丹 四川省什邡市人民法院一级法官(通讯员 邱家瑶)
编辑:wh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