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认养林木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着力打造水绿岸清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3月12日,池州市“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暨“池州市古树名木与生态林公益认养活动”启动仪式在507码头地块举行。

彩虹公益组织志愿者李彧晋说,当天,他们共有40名志愿者前来参加此次义务植树活动,每个人早早地就来到了活动现场。“绿化植被率的提高,对于池州来说非常重要。作为一名志愿者,能够加入到植树活动中,我感到非常荣幸。”

“作为池州绿色建设中的一员,今年我们也组织了10多名志愿者前来参加。我想只要我们每个市民能够多种一棵树,池州将会变得越来越美丽。”蓝火焰志愿服务团队队员朱玲说,这是她第四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了,看到池州的绿化植被工作做的越来越好,她打心底感到高兴。

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长期以来,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林业部门分别于2003年、2009年和2016年三次组织开展全市古树名木资源普查,邀请知名专家现场培训,对100年以上的古树和具有历史价值或者重要纪念意义的名木进行鉴别、分类、编号、拍照,实行“挂牌保护”,并运用互联网+、GPS卫星定位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古树名木资源电子信息档案。

“今年的‘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和‘古树名木与生态林公益认养活动’是池州在全国范围率先开展的一项创新形式。”池州市林长办副主任、市林业局副局长丁文说,“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早在去年就已启动,一年来,共募集资金13万余元,全部用于平天湖景区和杏花村文化旅游区义务植树的基地建设。

而作为今年池州市林业工作的最大亮点和特色之一的“古树名木与生态林公益认养活动”则从认养范围和数量上得到了充分的扩展。“我们池州全市共有古树名木5105棵,生态公益林275万亩,以每亩100棵计算,就有2.75亿棵公益林木。”丁文介绍,今年市林业局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家企业。该企业通过活立木确权技术,结合线上数字化交易平台,实现古树名木和生态公益林以棵为单位认养,使得林业经济的综合效益得到最大发挥。
“这种方式是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的大胆探索,是发挥生态效益、助力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对于推动林业转型升级、转变林业增长方式、提升林业综合效益、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池州市林长办副主任、市林业局副局长丁文表示。
编辑:王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