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提升城乡品质 共享美好生活
前段时间,雨水频繁造访池州市,但漫步在池州市绿道的透水铺砖上,除了星星点点的水渍外,没有一点积水。自池州市被列入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逐步生根发芽,成效随之破土而出,汇景小区等老旧小区、齐山大道等城市主干道、百荷北园、三台山公园等纷纷蜕变一新,成为示范样板。
借着“海绵城市”建设的契机,池州市深入开展城乡黑臭水体治理专项行动,解决城市河流的污染、恢复河流的生态和社会功能。在治脏治臭的同时在水体周边增设栈道、休闲场地、绿道等设施,为群众增加休憩娱乐空间,变“龙须沟”为景观河,呈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景。目前主城区已经基本消除黑臭水体,护城河等景观河已经形成。
2019年,池州市将实施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谋划推进市本级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储备项目36个,总投资约52亿元。加大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工作力度;持续推进在建PPP项目建设,计划完成投资10.8亿元;强力推进城市排水防涝第三行动年计划(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全面完成城市排水防涝三年行动任务;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全面实施排水管网雨污分流、错接混接改造和破损管网修复工程,加快实现城市建成区污水管网全覆盖,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运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大力推进17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逐步开展老旧小区燃气改造和二次供水改造试点,重点解决供水、供气等问题。稳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主城区新改建燃气管线29公里、供水管网16公里。继续推进“两治三改”专项行动,加强违法建设、违法用地治理,全面开展“无违建县(区)”创建工作,到2020年前各地要全部通过省级考评验收。严格把握棚改范围和标准,重点改造老城区内脏乱差的棚户区,全市计划新增棚户区、“城中村”改造1210套,基本建成33套。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现良好开局的基础上,深入推行以市场化方式开展农村垃圾收运服务,将环卫保洁服务覆盖行政区域内所有自然村;强化农村建房规划指导,推行农房质量安全、功能、风貌一体规划设计;加强农村建房管理,严格控制新建民房体量和风貌,在确保建筑质量基础上,突出乡土风情、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防止千村一面。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禁止拆旧建新,拆真建假,防止建设性破坏;完成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工作,规范使用中央财政支持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资金,加快实施前四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配合有关部门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助推传统村落产业发展。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罗辛平:
2019年,我们将以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为重点,着力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目标,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以高质量安全发展为重点,加快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以改善农村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为中心,提升乡村宜居水平;以集中力量解决群众关注的民生实事为着力点,提升城市品质;以精准施策提高脱贫质量和成效为目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关键战役;以环保突出问题整改为重点,坚持不懈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努力开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建设“三优”池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王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