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妇女事业发展大数据出炉
记者3月7日从安徽省统计局获悉,2018年,我省广大妇女身处新时代,抢抓新机遇,开拓新境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建功立业,“巾帼不让须眉”,为推动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全省妇女事业发展取得新成就,女性在就业和参政中提升地位,女性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妇女保障程度明显增强。2018年,全省女性就业人数增加,从业人员1986万人,女性从业人员比例连续八年保持在45%以上。
女性在就业和参政中提升地位
2018年,全省女性就业人数增加,从业人员1986万人,女性从业人员比例连续八年保持在45%以上。2017年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女性就业人员178.6万人,比上年增加1.6万人。其中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金融和卫生社会工作四大行业,女性就业比例均超过50%。
在参政议政方面,2010年以来,省、市、县(区)政府部门领导班子中配有女干部比例均在50%以上,2017年分别为55%、53.5%和50.1%。2019年省人大十三届、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常委会委员中女性比例为21.8%和26.3%,比2010年提高2.6和5.8个百分点,女领导干部的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
女性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
我省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比例明显提高。2018年,全省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和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中女生所占比例为50.4%、44.2%和63.2%,分别比2015年提高0.1、1.1和1.8个百分点。女生与男生比例基本相当。
终身教育程度有所加强。2018年,我省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54年,比上年提高0.05年。农村妇女接受技能培训的机会明显增多,新型农民、“互联网+”等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年均培训妇女900多万人次,妇女综合素质普遍提高。
妇女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2018年,全省婚前医学检查率达95.4%,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居全国前列。妇女健康受到广泛重视,多项指标纳入了政府民生工程。全年免费完成宫颈癌检查60.6万例,乳腺癌检查26.0万例。孕产妇死亡率由2010年25.46/10万降至2017年16.42/10万。
随着城乡环境的明显改善,女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超过三成,达到国民体质合格以上的比例为91.6%,比男性高0.5个百分点。
妇女保障程度明显增强
2018年,全省城、乡低保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566元和481元,比上年增长7.2%和34.7%,全省42.7万城市低保人员和180.6万农村低保人员切身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截至2018年底,全省女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生育保险人数为528.2万人和230.5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26.5万人和12.7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女性参保率连续五年在96%以上,新农合女性参保率连续六年保持在100%以上。
编辑:王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