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酿”出农文旅融合新滋味 - 综合 - 天府法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正文

红高粱“酿”出农文旅融合新滋味

来源:  作者:  2025-09-05 10:32:00

  九月的绵竹,秋阳正好。走进绵竹市什地镇五方村,500亩红高粱如红色浪潮般铺展在田野间,饱满的穗子垂坠着,风一吹便漾起层层“红浪”,引得打卡群众纷纷举起手机,定格这份秋日限定的浪漫。随着高粱丰收节启幕,锣鼓声、欢笑声与《九儿》的旋律交织,上万名游客从四面八方赶来,沉浸式体验丰收的喜悦。这片土地正凭借红高粱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特色农业:

  科技为笔,绘就“金高粱”图景

  “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见到这么大片红高粱,太壮观了!”游客李女士举着手机边走边拍,镜头里的红高粱穗子映着蓝天,格外好看。

  “这是省农科院专门培育的酿酒专用品种‘金糯粱9号’,亩产最高能到500公斤,产值约2000元,比普通作物收益翻了近一倍。”该镇相关负责人蹲下身,拨开一株高粱穗子介绍道。作为国家高粱技术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示范基地,该村的高粱地从播种到收割全程实现机械化。田埂边的标识牌上,“优质酿酒原料”“全程机械化种植”等字样,清晰勾勒出传统农业向现代化、高附加值转型的轨迹。

  为了让游客沉浸式赏景,该村还修建了蜿蜒的观景栈道、古色古香的拱桥和视野开阔的观景平台。

  “身边的那片田野啊,手边的枣花香,高粱熟来红满天……”在观景栈道上,游客们拍摄视频时,大多用电视剧《红高粱》主题曲《九儿》作为背景音乐,感受这份“红高粱情怀”。这份“情怀”,被该镇巧妙转化为文旅动力——以“春油菜、夏鲜果、秋高粱、冬美酒”为脉络,打造四季不落幕的乡村文旅品牌。

  产业联动:

  “农文酒旅”链式发展,激活乡村新动能

  红高粱的价值,远不止“好看”。该镇与当地酒企深度合作,将“金糯粱9号”直供酒厂酿酒,形成“高粱种植—白酒酿造—酒旅体验”的完整产业链。

  该镇还推进二圣宫社区—五方村连片发展项目,福泉广场的民俗表演、乡耘五方景区的田园风光、高粱地的丰收景致串联成线,惠及周边1600余名群众。村民们有的开起了农家乐,有的在市集上售卖农家特产,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据悉,自去年打造“春赏油菜、秋赏高粱”特色景观以来,该镇已吸引游客超30万人次,带动餐饮、零售、住宿等综合收入突破500万元。从“种高粱”到“赏高粱”,再到“品高粱酒、吃农家宴”,用一株红高粱,“酿”出了农文旅融合的新滋味,也为乡村振兴写下了生动注脚。(记者 陈晓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或其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编辑:wh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