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消费要注意些啥
春节临近,商家大多趁此机会,打出各种促销及优惠活动,消费者们欢天喜地忙年货,一不小心就容易掉入“圈套”。对此,广大消费者要增强防范意识,谨防消费陷阱,理性消费、科学消费。
面对各大商场的“花式”促销,不要盲目追捧。特别是要提防“押金”“预付卡”类陷阱,不能一时冲动,要根据实际需求,理性选择购买“预付卡”。选购年货时要留意商家是否明码标价、是否虚构原价,谨防虚假打折,保持理性,按需消费,切勿冲动购物。参加促销打折活动时,切莫被低价冲昏了头脑,盲目消费。
还有一些消费者喜欢在网上买年货,网上购物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一定要谨慎选择商家。建议消费者选择经营规模较大、口碑较好、信誉度较高的正规购物网站。消费前要仔细阅读商品介绍、说明,及其他客户的购物评价,也可进一步向卖家咨询商品详细信息以及售后服务信息;在消费过程中,要留存好购物凭证、聊天记录、购物页面截图等证据,以便发生纠纷时进行维权。
如今,半成品年夜饭走俏市场,消费者在网上购买时须谨慎。 《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禁止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然而,一些网店自制或分包装的食品在原材料采购、进货渠道、运输保管等方面可能存在不规范现象,食用这类食品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如果遇到“三无”产品应及时投诉反映,需要二次加工的食品一定要彻底加热,保证熟透后再食用。
一些人大年三十选择外出就餐,在餐馆订年夜饭时也要格外注意。一定要事先签合同,约定好每道菜的名称、内容、规格(分量)、价格等,对于年夜饭菜品之外是否还有收费项目也要了解清楚,并尽可能用文字进行约定和表述,便于固定证据。
选择春节出行的消费者,切记要提前做好功课。选择旅行社或出行规划时,不能单纯比较报价,要综合考虑商家的信誉、服务水平、规范管理等因素。如果是通过网络平台预订或购买的旅游或住宿服务,一定要对于酒店位置、住宿标准、是否加价等细节问题事先沟通并做好证据留存,下单后要进行二次确认,以免因网络等问题出现偏差。
编辑:王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