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农家书屋催生一批“土专家”
近年来,东至县东流镇张岗村出现了一批“土专家”,他们身份的转变,农家书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张岗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常亚娟告诉记者,农家书屋建设给村民提供了读书看报的场所和条件,不仅有效传播了科学文化知识,还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农家书屋让村里一大批农民变身“土专家”。
近年来,池州市在推进农家书屋民生工程建设的同时,通过“四个加强”,着力发挥农家书屋平台作用。该市首先加强全民阅读活动开展力度,发挥阅读平台作用,在全市乡村广泛开展“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农民读书演讲征文”、“经典诵读”、写春联送祝福等群众性活动和科技培训、普法宣传等活动千余场,使农家书屋成为农村全民阅读的主阵地、大平台。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发挥基层文化建设平台作用。为全市614家农家书屋配备书柜、桌椅、电脑等必备硬件设施,推进书屋数字化改造,2018年建设数字农家书屋554个,今年实现全覆盖,使书屋成为党员在线教育、科学技术传播、留守儿童学习的场所,进一步提高了农家书屋利用率,发挥了农家书屋基层宣传思想阵地作用,扩大了农家书屋影响力。
加强机制管理创新,发挥基层实践创新平台作用。该市发挥各级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部门牵头作用,形成县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农家书屋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增强了农家书屋的活力。加强图书更新工作,发挥培养新型农民平台作用。深入基层了解农民群众真实需求,文化站站长、农家书屋管理员等共同参与出版物推荐目录遴选,并结合各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图书选配更新工作。去年,全市累计更新图书39240册,突出多元化、实用化特点,以此来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激发农民创造力,提升农业农村生产力。
·编后·
近年来,我省各地相继建设了一大批传播知识、净化心灵,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农家书屋,进一步推进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池州市将农家书屋的“建”与“用”协调推进,让读书、看报,学习实用技术成为村民生活的一部分,以此助力乡村振兴。
编辑:王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