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上街道做“三道题”书写脱贫攻坚答卷
为如期实现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目标,墩上街道坚持“党建为基,发展为要,民生为本”,尽锐出战,务求全胜,以实际行动奋力书写脱贫攻坚新时代答卷。
坚持党建为基,夯实攻坚堡垒。
墩上街道始终坚持把基层党组织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中枢核心,选优配强村党(总)支部班子,从致富能手、大学生村官、退伍军人中选拔党(总)支部书记、文书、扶贫专干等村干部。同时积极将党支部建在扶贫产业链上、建在合作社上,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如近年来低岭云山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以“党建+”新模式为引领,致力寻求致富路径,“撬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突出发展为要,增强造血功能。
墩上街道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一是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墩上街道完成艾草改种1200亩,流转土地1865亩。新增食用菌种植40亩、新增中药材种植1420亩、新增精品水果种植3408.4亩、新增蔬菜种植45亩,累计种植茶叶1300亩;二是因地制宜选准优势主导产业,墩上街道在各村(社区)因地制宜选好主导产业,如在永岭村,池州市天龙创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合作模式,捆绑永岭等村贫困户36户,2017年12月已实现贫困户分红共2.08万元,2018年村集体和贫困户预计分红8万元;在墩上社区,罗城天地人项目采用“公司+合作社+党支部+贫困户”的模式实施,捆绑墩上社区贫困户15户,每年分红4.5万元,户均每年增收1150元;在茅坦村,凤文家禽合作社把分散的资源、资金、农户“聚集”起来,大力发展“凤文”生态鸡,目前鸡存栏9000余只,出栏7000余只,产值60多万元;三是发展规模化连片种植,墩上街道以永岭白茶扶贫基地为基础,着力打造经果林采摘园项目,重点发展精品白茶种植采摘80亩,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村民增收致富。
聚焦民生为本,做好三大保障。
做好“住房保障”,一是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2018年完成危房改造74户,并在部分贫困户中同步实施改厕,同时对49户老旧房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切实保障农村困难群众安全住房全覆盖。二是扎实做好“教育保障”,推进教育扶贫补助工作,累计实施教育补助45人,资助2018年考上二本以上13名贫困学生每名5000元,实现应助尽助。做好“医疗保障”,贫困人口参合率达100%,今年以来全街门诊报销21522人次,报销金额2375949.24余万元,住院报销1498人次,报销金额7353882.41余万元。
编辑:王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