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开辟街头废墟种花草 绿管办命名“爷爷的转角花园”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爷爷的转角花园”,当你听到这个名字,是否会想起小时候爷爷家的小花园?在合肥市庐阳区碧水源小区附近,有一个街角花园。花园里有四五十种绿植花草,每天都有一位老人在此打理。风大吹倒了竹子,他扶起装上架子;天热花草易干枯,他帮忙浇水。老人叫盛品兴,今年83岁,6年前把这块废墟开辟成了一片花园。去年年底,合肥庐阳区市政绿管办将花园进行绿化提升,并取名为“爷爷的转角花园”。

盛品兴老人正在花园里打理。
老人开辟废墟种花草
月季园、百花园、叠翠园……街角的一小块地方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色。很多人不会想到,这片温馨小花园的前身,其实是一片废墟。
“原本这里是一个售楼部,后来售楼部的房子拆了,到处都是碎石,变成了一片废墟。”今年83岁的盛品兴是上海人,上世纪50年代来到安徽工作,后来在一家汽车企业退休。他家住碧水源小区,常常在附近散步。满地的碎石和杂物让他“看不顺眼”。因此他跑去问小区物业,得知这片区域不属于物业管辖范围时,又找到辖区社居委,希望自己能把这里打理成一个花园。
“这是个好地方,我这一管就是6年。”盛品兴说,清理垃圾,搬走碎石,他还自掏腰包购买花草,“我看人家在拆房子,我就跟他们说,这些花便宜点给我。也有人家免费送过来的,但是很少,买花花草草一共大概花了2000多块钱。”
绿管办帮忙美化重建
废墟变身成为了花园,花草在街角空地渐次绽放。但是老人毕竟年纪大了,既没有花园设计技术,也没有花草管理经验,合肥庐阳区市政绿管办加入进来,将这片花园进行绿化提升。
“社区和街道跟我们联系了,说老爷爷对这一块比较喜欢,看能不能提升一下。我们到现场发现老爷爷种植的花草,有的长势不佳,有的简单种植,搭配也不好,还有的地方摆了很多碎石、轮胎之类的。”庐阳区市政绿管办一名相关科室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年底将该花园纳入到绿化提升项目,搭配周边环境重新设计和建设。
“老人还是比较支持的。原来他种的花草,长势优良的我们就保留了,还是按照原来的栽种方式和位置,长势不佳的就清理掉了。地面上的杂物,该收的收掉,剩下的我们再美化一下。”这名负责人说,重新建设后的花园有月季园、百花园、叠翠园三个专业园区,分别以种植各品种月季花等各类草花和多种类乔灌木为主。地面采用防火青砖,增设了葡萄架和休息桌椅,“这些桌椅一是供游人休息,二是供老爷爷在花园歇息。我们还在花园边上留了一小块地给老爷爷,当做他自由发挥的场所。”
这名负责人说,结合花园情况,设计师为这片街角花园取名为“爷爷的转角花园”,“这个名字专门为老爷爷取的,亲切有爱,就像小时候爷爷家的小花园。设计师和施工人员还与他交流花草养护知识,让花园更加温馨和美丽。”
“转角花园”惹人赞
“这个名字取得很好,我很感谢,也很喜欢。”盛品兴说,6年时间,风雨无阻,他都会去打理花园。风大吹倒了竹子,他扶起装上架子;大雪压弯了小树,他扶正建了护栏;天气炎热,他从附近店铺接水浇花,避免花草干枯。
每天早上七八点钟,是盛品兴雷打不动的“上班”时间,直到中午十一点才回家。下午三点他又来到花园准时“开工”,“过年我都不放假,下雨下雪我也在这,清扫、修剪,保护花花草草。看到有人踩花草,我就提醒他们不要这样做。有时我晚上吃完饭也会过来看看,见到有垃圾、石头,就把它们拾到垃圾桶去。”
从今年开始,他还在小花园里建了一些小路,方便清扫垃圾和避免人们进出赏花时踩踏花草,“这些草坪都混在一块了,我在这里修一条路,用石板铺好,方便走路,也方便清扫垃圾。”
温馨美丽的“爷爷的转角花园”成了很多市民休闲好去处。“这花园搞得很好。老人家岁数大了,每天都会过来看看。他人不错,每次见到我们都会打招呼。”一名市民不由点赞。
尽管已是83岁高龄,盛品兴说,自己身体硬朗,他义务打理花园的事情家人也很尊重,“种花就是我的爱好。看到花开了,干好了,我很高兴,感觉自己很成功。”
谢承纳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见习记者余康生记者钟虹摄影报道
编辑:王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