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股狂飙,创业板成交额超越沪市!下一步怎么走?
周二(9月8日)沪深大盘在创业板低价股疯狂飙升的刺激下先跌后涨,且创业板成交金额首次超越了上海市场。截至终盘:上证指数收报3316.42点,小涨23.83点,涨幅0.72%;深证成指收报13293.33点,微涨9.30点,涨幅0.07%;中小板综微涨0.02%;创业板综上涨1.20%;科创50小跌0.89%。两市成交金额合计9240.33亿元,比周一萎缩10%。
证券人士表示,短期反弹还将延续,周三将提供高抛良机。
蓝筹行情初露端倪
周二沪指微微高开,上午在核心资产股和大多数题材股的拖累下继续演唱着“下跌进行曲”。但下午开盘后,随着创业板超跌低价股再次爆发抢盘潮,各路资金开始哄抢沪深主板和中小板的超跌低价股,促使沪指快速回升近1小时。尾市1小时,蓝筹股遭到部分资金抛压,沪指有所走软,不过题材股的大面积反弹,又制约了空头发挥的空间。
通达信统计数据显示,当日两市涨跌个股比例是2617:1287,涨幅超过10%的非ST股多达82只,涨幅大于5%的股票激增至215家,跌幅超过10%的非ST股仅12只,跌幅大于5%的股票才79家。盘面看,周期性蓝筹初露锋芒,保险、证券为首的金融类蓝筹和电力、煤炭为首的资源类蓝筹,涨幅远强于创业板综合指数,尤其是一些估值和股价都严重偏低的蓝筹股,出现了底部放量向上突破的形态。创业板市场方面,低价股群体全线狂飙,到收盘时低于5元的股票仅剩6家。
创业板成交额超越沪市
继8月24日创业板成交金额超越中小板,以及本周一创业板盘中成交金额超越上海市场后,本周二创业板的成交金额以压倒性优势位居上海市场之上。不仅如此,当日创业板综劲升1.20%,在主要9大指数中位居涨幅第一。
那么,如何看待创业板成交金额打爆上海市场?
“短期有望继续走强,但要注意30天线空头反扑风险。”银河证券江南大道总经理唐贺文告诉上游新闻记者,“成交数量增加而成交金额减少,表明筹码集中度相比以往有了进一步的下降,散户和游资成为沪市的主导力量,从中线角度来看并不是好事。只是就短线来讲,30分钟级别的反抽还没到位,决定了周三可能会有向上触及30天线的动作,近期超跌的次新股和有所启动的周期性蓝筹股,可能会成为领涨的主力。不过,由于技术性反抽时间较短,可操作性不强,不建议投资者大仓位追涨,低仓或轻仓也许比较适宜。”
而海通证券高级投顾张亮在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第一、创业板成交额超越沪市与爆炒低价股密切相关。最近一个月创业板低价股大面积井喷,走出了类似于2015年6月见顶前1个月那样的狂飙行情,从消灭3元股到4元股仅剩6家才2个交易日,并且这些低价股群体暴涨过程中伴随着成交金额迭创新高,成为创业板市场成交金额迭创新高的重要推手。在创业板低价股强烈的赚钱效应下,主板的一些资金也必然会“弃大抓小”加入到爆炒创业板的阵营中,从而促使沪市的成交金额被创业板反超。
第二、创业板成交金额超越沪市意味着风格转变在即。历史数据显示,2000年一季度大涨后深圳主板成交金额超越上海主板,其结果是领涨的深证成指在随后1年时间鲜有作为,倒是绝大多数题材股走出了慢牛行情;2010年6月连续大跌后的深市成交金额超越沪市,不到1个月即探明阶段底部并迎来题材股主导的夏秋行情;2012年7月连续下跌后深市成交金额超越沪市,随之而来的是高价股大面积重挫直至年底,而超跌低价股则频繁移动;2015年5月中旬深市成交金额短暂超越了沪市,伴随的是低价股飙升和各大指数加速赶顶;2016年5月中小板成交金额超越沪市后,确立了次新股与蓝筹股共同领涨的碎步攀升行情……基于上述经验,预计本次创业板成交金额超越沪市,与半个月前超越中小板一样,属于创业板构筑中期顶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换言之主力资金其实是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方式,准备转战到沪深主板和中小板了。
第三、创业板成交金额超越沪市不会成为“新常态”。由于当前创业板市场与上海市场在估值的结构性差异方面过大,且之前提到过熊市后期探底过程中讲求的是市盈率相对均衡的状态,因而创业板必然会被主力资金率先放弃,故接下来创业板的成交金额会在震荡筑顶过程中出现异常萎缩的情形,与之伴随的是上海市场成交金额不断放大。所以,创业板成交金额超越沪市,大概率是昙花一现,预计不出一周时间,沪市成交金额又将碾压创业板。
总体来讲,创业板成交金额反超沪市,的确是一大新纪录,不过俗话说得好“物极必反”——只怕这一奇迹,是创业板深幅调整前的“血色残阳”。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王也
编辑:wh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