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争创“天府旅游名牌”,助推文旅快速发展 - 旅游 - 天府法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正文

长宁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争创“天府旅游名牌”,助推文旅快速发展

来源:  作者:  2023-03-08 07:59:50

3月6日,笔者在长宁县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局获悉,该局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全力打造世界竹生态特色旅游目的地,从去年到今年春天,坚持统筹疫情防控与文旅产业发展两不误,有力地加快文旅行业复工复产,扩大文旅产业体量壮大旅游发展要素。特别是探索“全域旅游景城一体”发展路径,不断完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巩固提升创建成果,去年游客量和综合收入实现大幅增长,分别达到1402.4万人次和150.39亿元,同比增长16.80%和7.23%。

据了解,长宁县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局去年以来取得来之不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主要付出八个方面艰辛努力。     

一是切实履职助企纾困,帮助市场恢复活力。持续建立5000万/年的文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撬动引领文旅产业发展、及时兑现了A级景区创建,假日宣传推广活动等财政奖补资金。二是致力于文旅品牌创建,擦亮旅游名县招牌。长宁县作为川南唯一入选第五届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永江村成功创建为天府旅游名村和省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葡萄井村和农林村成功创建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大熊猫苑成功创建为市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蜀南花海成功通过省级中医院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复核;七洞沟旅游度假区和双河旅游度假区创建为市级旅游度假区;蜀南金碧酒店成功创建为四星级旅游饭店;叠翠别苑成功创建为天府旅游民宿。长宁县成为全省同时拥有“天府旅游名县”、“天府旅游名镇”、“天府旅游名村”、“天府旅游名宿”的区县,加快推进了蜀南花海、七洞沟、西部竹石林景区提档升级,持续推进宁春水库国家3A级景区创建,佛来山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三是坚持科学规划引领,推进项目有序进行。修改完善《长宁县文旅融合发展规划(2021-2035)》,整合全县文旅资源,推出5条文旅精品线路,加快了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旅游专项规划编制,策划包装专项债券项目15个,对上推送项目7个,完成国家重大项目库储备专项债券项目5个。发行对上争取专项债券4个,精心包装策划重大文旅产业项目39个,投资金额369.97亿元,策划包装招商引资项目15个,投资金额198.16亿元。该局牵头推进并实施重点文化旅游项目10个,完成投资7943万元,争取到省上800万元文旅融合示范项目专项资金,用于天府旅游名镇双河提升建设,长宁国学基地、标识系统、数字博物馆等项目有序推进。四是完善公共服务水平,促进文化惠民利民。推进县文化馆、县图书馆、17个镇级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新建长宁镇佛来社区1000㎡文化健身广场,新建长宁镇东风(坪上)村1个乡村舞台和200㎡文化院坝,建设图书馆1000㎡新增场馆。五是强化文物非遗保护,助力文化传承发展。长宁竹雕技艺县级传承人喻翕斌荣获第九批“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六是运用多种宣传方式,增强长宁旅游印象。全年长宁县文旅外宣报道共计218篇。长宁县“文旅局长说文旅”视频被省文旅厅等平台广泛推广,全网累计浏览量近10万人次。七是抓牢广电安全播出,落实民生实事工作。长宁县广播电视覆盖率和入户率,现覆盖率达95%,入户率达89%。八是抓实日常监督管理,保证市场持续向好。2022年,共立案查处文化市场违规违法案件7件,结案7件。一方面持续推进日产巡查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出动执法人员1961人次,检查经营场所896家次,发现隐患问题28个,整改完成26个,开通各项投诉举报渠道,接收并处理各类投诉举报咨询件39件,办结率100%。另一方面组织依法治县相关学习培训14次,参与法治集中宣传活动3次,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法治工作信息和普法知识12条。

回顾去年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提升品质、增强服务质量、展望今年迎来文旅产业的春天,“要进一步坚持规划引领,助力项目提质增效;进一步强化品牌建设,助推文旅快速发展;进一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壮大文旅经济规模;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展示文旅名县形象。”3月6日长宁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章权在接受笔者采访后提出的二〇二三年文旅产业发展思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或其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编辑:kxg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