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制”高点 开启新生活—成都金堂高质量建设“成东中心、公园水城”
11月18日,成都市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大会召开。会上,金堂县获评新时代十年成都制造业发展先进单位,这无疑是对金堂落实“工业挑大梁、制造业扛大旗”发展战略的最好褒奖。
成都金堂,坚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动转型发展,建圈强链、弯道超车、加速前进,高质量建设“成东中心、公园水城”。回顾十年的发展之路,金堂县刚毅果敢、迎难而上,终于迎来了产业的蓄势腾飞、城市的幸福美好。
今年6月,金堂县推出城市形象IP“花小满”“金小堂”,今年9月,评选出金堂县县花“蜀葵”。幸福满怀的“花小满”、刚毅果敢的“金小堂”、迎难而上的蜀葵,正是承载了金堂“非凡十年”坚持追寻梦想、勇往直前的城市精神。

01刚毅果敢——
绿色制造引领金堂“加速跑”
蜀葵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植物,既能耐住严寒,又能忍受酷暑,在我国广袤的大地上,处处可见蜀葵的身影。而这种“刚毅果敢”的品质,正体现在金堂人拼经济搞建设,创新推动绿色低碳引领下的高质量发展之中。
近年来,金堂县坚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肩负成都绿色低碳产业主承载地使命,加快推动转型发展,聚力做强晶硅光伏、新型锂电等绿色低碳产业,大力实施建圈强链行动,加快培育千亿级绿色产业集群,促进以节能环保、安全应急、通用航空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加速壮大。
按照市委加快产业建圈强链的工作部署,金堂县主抓碳中和产业生态圈,突出发展晶硅光伏、新型锂电两大绿色低碳主链,出台了《金堂县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推进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晶硅光伏产业重点发展硅片、电池切片、光伏组件等重点产业及光伏玻璃、逆变器等配套产业,新型锂电重点发展正极材料、锂电池、储能电池及再生利用等重点产业及隔膜等配套产业。
目前,晶硅光伏产业已经集聚通威、通合、阳光电源、鼎禄等领军企业,正在规划建设通威组件、海生光伏玻璃等重大项目;新型锂电已经集聚巴莫科技、金堂时代、长虹再生资源等领军企业。
以光伏行业领军企业、龙头企业、链主企业——通威太阳能(金堂)有限公司发展为例。

在位于金堂的通威太阳能基地内,17条生产线一字排开,机器人小车忙着搬运物料,经过10道工序,加工成一片片太阳能电池片。如今,每分钟通威能生产1.46万片电池片,每天有约上百万片电池片从这里走向世界各地。
作为通威太阳能规模最大、工艺技术最先进的电池片生产基地,这座现代化“超级工厂”正在领跑成都光伏产业。“说它是一座‘超级工厂’,也是名副其实。”金堂县委书记、淮州新城党工委书记钟静远亲口赞叹,“这个通威真的是‘超级’厉害。”2022年前三季度,通威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17.30亿元,优异的业绩水平创了历史新高。
11月18日,成都召开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大会,再次吹响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冲锋号”。会上,通威集团作为企业代表就新能源产业接下来如何加快推进成都制造强市建设,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建言献策。
从2006年正式进军光伏上游多晶硅产业,到如今成为光伏产业龙头,通威集团的快速发展不仅是中国光伏产业从萌芽到崛起的缩影,也是成都和金堂近年来加快推进制造强市建设的缩影。
数据显示,金堂在晶硅光伏和新型锂电池等绿色制造产业规模加快提升,前三季度产值突破270亿元,增长359.3%。重点工业企业实施闭环生产,全县210户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426.6亿元,增长86.2%;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0.9%,增速较上半年提升5.4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位。
金堂最新的绿色制造下工业活力强劲的成果,则是10月28日,成都市金堂县人民政府、阿坝州马尔康市人民政府、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锂电池全产业链示范项目暨金堂县建圈强链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的举行。

据悉,本次签约仪式共签约项目21个,其中,金堂县项目20个、协议总投资226.8亿元,涉及新型锂电、安全应急、节能环保装备等绿色低碳产业领域和现代教育、现代文旅等领域。
全县上下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顶住压力、精准发力,经济韧性充分彰显。据日前金堂县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全县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16.5亿元,增长5.9%,远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增速居全市第1位。
02迎难而上——
绘出生态建设最美底色
近年来,金堂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特别是自2018年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以来,金堂县生态环保工作一路高歌猛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擦亮金堂的“公园城市”底色。
“蓝天越来越多了,时不时还能看到雪山。之前,雾霾常常笼罩着金堂冬天的清晨,如今在金堂坐城观山、推窗见绿、仰望蓝天……”据金堂县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人介绍,2021年,全县空气优良天数328天,PM10、PM2.5浓度全市最低,优良天数和PM10、PM2.5指标考核均排名成都市第一,PM2.5连续两年实现“20+”,县域空气质量连续3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蓝天从“奢侈品”变为了金堂的“日常品”。
除了蓝天之外,金堂县还坚持打赢碧水、净土保卫战。金堂县素有“千里沱江第一城”之称,自2019年《四川省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实施以来,金堂分年度制定并印发《金堂县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以“河长制”为抓手,以毗河、沱江流域(金堂段)为重点整治区域,实施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提能等6大行动。设置县、镇、村三级河长386名,形成河长制管理常态化、制度化。

近年来,金堂县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境内3个水质考核断面水质由Ⅴ类、劣Ⅴ类逐年改善至如今的全面达到考核标准,3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土壤环境安全不仅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人民健康与民生的大计。近年来,金堂县土壤污染防治从无到有,全面启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的原则,从排查土壤污染风险源、加强土壤污染防控、开展土壤污染详查等方面着手,土壤污染防治成效明显。
11月5日,第八届绿色发展论坛在北京启幕。论坛现场,成都市金堂县“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奋力擦亮金堂‘生态名片’”的经验做法入选202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典型,金堂县入选202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优秀城市。
03奋发腾飞——
开启“公园水城”幸福美好生活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城市建设中,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老百姓有休闲、健身、娱乐的地方,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
近年来,以民生福祉为导向、以项目建设为重点,金堂县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打造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成东中心、公园水城”。
去年金堂交出了一份让人眼前一亮的民生答卷:新改建“小游园、微绿地”38个、城市公园17个,建成各级绿道253.5公里,绿地率达到41.42%,绿化覆盖率达到45.5%,实现人均公园绿地14.84平方米。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29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08万人,创新实施“千人百亿”工程,招引各类优秀事业人才1526人,回引320名人员返乡创业,带动就业6800余人……
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金堂县因地制宜打造“稳粮、强菌、优橘、绿橄、兴乡”五张牌,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丘区特质、金堂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在金堂县淮口街道龚家村龚家山,小小油橄榄把荒山变绿地,成为“乡村致富果”。 这些年来,龚家村带动全县种植油橄榄4.5万亩,使之成为全县主导产业之一。在大力发展油橄榄产业的同时,龚家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了观景平台、橄榄大道、发展了露营、林中民宿等旅游项目,吸引周边游客来体验。
同样是在11月5日第八届绿色发展论坛现场,成都市金堂县“围绕‘四大特色产业’求突破 助力乡村振兴谱新篇”的经验做法入选202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典型,金堂县入选2022乡村振兴绿色实践优秀城市。

今年 6 月,一条名为《成!都来金堂》的国潮 RAP 短视频在全网正式上线,不但迅速出圈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在视频中,成都方言说唱搭配四川清音戏曲,“云顶晴岚”“白马涌泉”“高台狮子”等金堂历史美景伴随着歌曲徐徐展开,潮流文化让山河之美在新时代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以打造公园城市的发展理念,金堂县充分做足山水文章,提出打造“开山出大江 乐水在金堂”文旅形象,文旅产业蓬勃发展。作为成都近郊休闲旅游地,金堂积极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推出金堂精品旅游线路40余条。2021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15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0亿元。晨登云顶、午飞淮州、夕泡温泉、夜游三江......露营、登山、水上运动,还有低空文旅等项目时刻准备“腾飞”。
多种方式玩转金堂的同时,点亮了县域经济。

“渝艳众葩,冠冕群英。”成都金堂,正如蜀葵一样,向阳而生、奋发腾飞,用发展的高质量开启“成东中心、公园水城”的幸福美好生活画卷。
编辑:kxg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