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之宝”神秘画卷,你知道是哪一幅吗?
中国十二生肖中,牛是位列次席的灵物。
传说,子夜时“鼠咬天开”后,“地辟于丑”,牛便是辟地的功臣,是负载生养万物的大地的象征。
中国最古老的奇书《山海经》中有人面牛身的神灵形象。
苗族、布依族等许多民族都实行过牛崇拜。
在维吾尔族、哈尼族中,也流传着神牛创世的神话。
在勤劳的中国人眼里,牛也是生活的盼头:每年立春前必定鞭春牛、舞春牛,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不平凡的庚子年已过大半,家里老人都说:“只等牛年来,一切就都会变好”。
福牛回首,扭转庚子颓势;
乾坤正序,启跃辛丑繁盛。
如此美好寓意,不止在老一辈心里,也藏在我们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这幅画里。
为祈愿牛年国民安泰,阖家幸福,牛年就要赏牛图。
不允许出国(境) 几乎不展出
被奉为顶级国宝的神秘画卷
2019年9月17号,中国国家博物馆为迎接建国70周年庆典,开启了一场持续到年末的大展——《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
前来看展的人络绎不绝。
尤其有一幅画作前挤满了专程前来看它的人群,以至于工作人员不得不组织大家排起长队。
这幅画有多珍贵,想必大家也知道了。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
还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
这幅画稀罕到什么程度呢,国家明令禁止它出国(境)展出。
在中国,顶级国宝也就这个待遇了。
代表中国古书画最高艺术成就
九大镇国之宝它榜上有名
可能有人要问了,这幅画咋这么牛?
那中国还有《清明上河图》,还有十大传世名画呢。
它还能比它们都稀罕?
要知道,这幅画可是货真价实、响当当地入选了中国九大“镇国之宝”的评选。
▼《国家人文历史》(原《文史参考》杂志)独家邀请九位考古、文博方面的专家,在国宝中做取舍之间的思量、权衡,盘点出中国文物中的九大“镇国之宝”。
而且榜上有名。
在所属的绘画领域,这幅画打败了前前后后历朝历代诸位名家大作,一不小心就做到了“第一”的位置上。
论何物能“镇国”,什么才能代表中国古书画最高艺术成就?
我想,这幅画,就是答案。
新中国最困难时期
花10万港币不惜成本购回
这幅画够珍贵,但它的命途也足够多舛。
这幅画的作者是唐代大宰相韩滉。
韩滉,字太冲,唐长安人也。
据《新唐书本传》记载,韩滉精于弹琴,其书法与国画造诣都极高,是一个稀世罕见的全才。
就是这样一个全面发展的豪门子弟,在地方主政期间,吃喝嫖赌烟酒样样不沾。
却偏偏喜欢跑到田间地头观察民生,再用自己精湛的画技记录下来这些场景,也算是一个怪人了。
一次韩滉与友人谈论绘画之事。
友人听了非常佩服他的独到见解。
于是在一个天气晴和的日子,韩滉带了几个随从来到郊外田间小道上。春风和暖,绿树成荫,令人心旷神怡。
韩滉看到几头耕牛在低头吃草,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逍遥自得。
远远地又看见一头耕牛翘首而奔,另有几头耕牛纵趾鸣叫。有的回头舐舌,有的俯首寻草。
韩滉顿时灵感大发,赶紧命随从取出纸笔,全神贯注地速写出一幅幅耕牛图景。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修改,终于绘出状貌各异的五头牛。
韩滉很满意,还给这幅画取了个很接地气的名字。
韩滉的这幅画画的有多好呢?说是画中极品也不为过。
艺术天才皇帝宋徽宗见了它,立刻藏入内府,还在上面题词签字。
宋元时期的书画大家赵孟頫见了它,像看见了稀世珍宝,赶紧续了纸在上面留下了一句“神气磊落、稀世名笔”的题跋。
等到了清代,乾隆帝当然也不能错过。他自己题诗还不够,大臣也要一个挨一个在卷后题跋。
编辑:wh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