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一方沃土 护一方丰收 - 聚焦 - 天府法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聚焦>正文

守一方沃土 护一方丰收

来源:池州日报  作者:  2019-05-10 09:19:10

  今年59岁的丁来生,是一名老党员。他当过民办教师,任过村干部,1997年他有了新职务——贵池区梅龙街道办事处桐梓山电力排灌站站长,这一干就是22年。

  回想当年面对排灌站内的一个个机组,彼时还是半路出家门外汉的丁来生,却丝毫没有退缩。他一边积极参加各类技能培训,一边在实践中提升自身技能,并很快熟练应对排灌站各类事务。

  桐梓山排灌区内有万余名群众和2万余亩的农田、鱼塘,桐梓山排灌站能否正常运行关系着圩内群众的生产生活。每年从3月份开始,抽水灌溉、抗洪排涝,遇到梅雨期雨量较多时,丁来生就得带领员工24小时轮班值守。

  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业绩。22年来,桐梓山排灌站在丁来生的带领下,尽最大努力保一方平安与丰收,更经受住了2016年特大洪灾的考验。

  2016年7月初,一场连续强降雨袭击池州,致使西岔湖漫堤溃破,排灌区内的2万多亩农田鱼塘及部分房屋被淹,到处一片汪洋。丁来生回忆说,这是他任站长以来遇到的最严重的洪涝灾害。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丁来生心急如焚,他冒着大雨连夜走访所辖三站,检查机组运行情况,安排应急措施,力求各站在确保机组安全运行的情况下满负荷运行。由于溃堤后洪水淹没了通往三站之间的公路,车辆无法通行,丁来生冒着大雨步行穿梭往返于三站之间,随时掌握各站机组运行的最新动态。从这一站赶到另一站时,早已是一身水、一身泥。最终,在他的带领下,通过全站员工的共同努力,各站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所有机组都在满负荷运行,为全街道的抗洪排涝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成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基于日常认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早在2015年,由于所辖三站长期满负荷运行,致使多个机组损坏严重。考虑到来年机组运行安全,丁来生未雨绸缪,决定对三站实施全面维修。他四处奔走、积极争取,解决了维修资金短缺的问题,又多方联系并落实维修各项事宜,并把这次全面维修当做一次难得的技能大练兵。

  他立足本站已有的技术力量,坚持能自己维修的就自己维修,而对一些复杂的电子电路和更换大型配件等疑难问题,他则一边请进“技术”,一边组织员工全程参与、边学边练,让员工们的技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机修历时一个多月,丁来生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每天机修工作结束后,他总是清理好现场后最后一个离开。由于组织有方,落实到位,机修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也为桐梓山排灌站在2016年特大洪涝灾害中最大限度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打下基础。

  为早日排干洪水,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梅龙街道又协调从省排涝总站借调五台大功率潜水泵,准备安装在排洪形势最严峻的桐梓山分站。得知这一消息后,丁来生立马自告奋勇地投身到5台水泵的安装工作中。从螺丝等配件的采购到水泵的安装,每个环节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由于水泵管道长度不够,在丁来生的建议下,大胆地用PE塑料管替代钢管并取得了预期效果。

  前后6天,丁来生吃喝全在大堤上。有人劝他歇一歇,他却总是婉言拒绝,全身心地投入到水泵安装工作中,他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当下正是我们发挥作用的时候,解救被水困的百姓更是刻不容缓。”凭着不怕吃苦、任劳任怨的精神,最终确保了5台水泵如期出水发挥作用。

  2016年,丁来生荣获池州市防汛抗洪先进个人;2017年,他又被评为安徽省劳动模范。如今,丁来生已快到退休年纪,身体也大不如前,但他说,守一方沃土就要护一方丰收,自己会站好最后一班岗。

编辑:王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