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防治 阜阳是这么做的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眼下,我省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植保总站通报,预计今年小麦赤霉病全省麦区大流行风险高,需预防控制面积约7000万亩次,沿淮淮北主产麦区防治适期在4月中旬中后期至4月下旬。

为切实打好小麦赤霉病防治硬仗,确保粮食安全,安徽全省各地快速部署,积极行动,扎实有效推进科学防控。4月18日至21日,在小麦主产区——阜阳市颍州区,26家专业合作社,32家新型经营主体,出动无人机60多驾,自走式喷杆喷雾剂80多台,背负式喷雾机1200多部进行施药,日作业能力13万亩,全面开展小麦赤霉病和蚜虫的防控工作。
据了解,2019年阜阳市颍州区全区小麦种植面积36万亩,主要品种淮麦22、淮麦33、烟农999、新麦21等。为做好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阜阳市颍州区农业农村局超前谋划,2月下旬制定了小麦病虫害防治意见。3月上旬召开专家论证会,确定采购农药种类。3月中下旬进行农药招标采购,共采购高效低毒农药26吨,共计费用504万元,对小麦赤霉病一遍防治达到全覆盖,8万亩飞防示范田两遍防治。4月上旬农药全部发放到各乡镇植保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手中,并进行登记造册。4月中下旬及时开展小麦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赤霉病、条锈病、叶锈病、蚜虫、粘虫、吸浆虫等小麦主要病虫。
在小麦赤霉病防治攻坚战中,当地大力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阜阳市颍州区政府实施小麦重大病虫害全程防控16万亩,其中飞防8万亩,机防8万亩。结合实施专业品牌小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和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依托全区植保专业合作社,广泛开展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
针对4月21-23日当地出现的雨水天气,颍州区农业农村局区利用电视、广播、手机、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发放防治技术明白纸、张贴病虫情报,打滚动字幕、悬挂条幅、群发手机短信、微信群、QQ群等多种宣传方式,将赤霉病为害性、防治作用和关键防治技术等宣传到千家万户和田间地头,号召广大农户抓住当前晴好天气,适时进行防治。积极组织植保专业合作社,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和新型药械,出动无人飞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新型植保机械,掀起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热潮。

截至目前,颍州区财政已划拨670万专项经费用于小麦赤霉病等小病病虫害防控工作,全区小麦病虫害防治40万亩次,其中赤霉病已防治近30万亩。
专家表示,防治小麦赤霉病要及早把握好防治时期,选好“一喷多防”药剂,提高防治效果。省农业农村厅植保总站提醒广大农民朋友,要把握好防治时期,坚持主动出击,见花打药;要使用对路药剂,降低毒素,还能控制小麦后期条锈病病等,不同作用的药剂要轮换使用,以降低抗药性,打药时要加一些农药助剂和生长调节剂,有利于提高防治效果。(记者 彭旖旎)
编辑:王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