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贫困慢性病患者的福音
“我是糖尿病患者,要常年治疗,花费不小。 ”近日,池州市贵池区墩上街道办事处双河村的吝小云说。吝小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吝小云看病门诊总费用12478元,其中,新农合报销3220元,民政救助1350元,剩下的医疗费用中,为农村贫困慢性病患者专门设计的“180”补充医保政策,又补偿了6327元,“我个人只要自付1581元,报销比达到87%。如果没有‘180’我个人就需自付7908元。这对于我这个家庭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啊! ”
吝小云所说的“180”,是一项健康扶贫的民生工程,”1”指贫困慢性病患者1个年度内,“80”指门诊医药费用经“三保障一兜底”综合医保补偿后,剩余合规费用由补充医保再报销80%,简称“180”补充医保政策。
去年,池州市按照“精准施策、补齐短板”的工作思路,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扎实推进全市贫困慢性病患者“180”补充医保政策落实落细。
“为确保贫困慢性病患者应享尽享‘180’补充医保政策,我们便捷、快速应发尽发贫困患者慢性病就诊证。 ”池州市卫计委规划财务科负责人王姝敏告诉记者。
为方便患者就医报销,该市规定,凡新农合信息系统中已有明确可鉴定的就诊资料,实行“零材料”鉴定发证。 “对于新农合信息系统中已有的就诊资料无法直接鉴定慢性病的,一次性告知补充资料办就诊证。 ”王姝敏说。截至2018年12月27日,该市贫困人口慢性病鉴定发证27071人次,比上年度增加11556人次。
贵池区梅村镇长山村的章正青,也是个“老病号”,2018年慢性病门诊总费用14581元,其中,新农合报销1778元,“180”补偿10322元,个人自付2581元,报销比达到83%。 “180”补充医保占了大头。
“慢性病门诊医疗费用实际平均补偿比例达96%,与上年同期相比,‘180’专项补助资金支出增加288.17万元,增幅为139%。”王姝敏说,2018年,池州市“180”补充医保累计保障24257人次,全市慢性病门诊医疗总费用4258.90万元,慢性病门诊医疗补助费用4094.22万元,其中,“180”补充医保补偿费用494.69万元。
编辑:王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