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补过当 3岁女童身高130厘米
3岁的小女孩,身高“飙”到了130厘米,原是患上了性早熟,每天鱼、虾、黄鳝、泥鳅、螃蟹的进补过当;15岁的女孩儿,身高才刚刚150厘米,原是患上了矮小症,可惜“初潮”已有一年,失去了生长机会。近日,儿科内分泌专家提醒,孩子个头过高或者过矮都不好,身高发育是否正常去测测骨龄最靠谱。寒假到了,家长们也别放松对孩子的“管理”,合理饮食、按时睡觉、有效运动、持续补充维D和钙,才能帮孩子长大高个。
进补过当3岁女孩儿身高“飙”到130厘米
上周六,安医大一附院长江路门诊举办了一场“儿童生长发育义诊暨科普讲座”活动,不少爸妈带着孩子们赶来了,最小的宝宝才几个月大。孩子的身高发育问题,在父母心中是件不小的事儿,他们将儿科内分泌专家团团围住,问题“一箩筐”。
“医生,你看我女儿,才刚刚3岁,个子却有一米三,这正常吗?”说话的是一位略显焦灼的父亲。他告诉医生,因为疼爱唯一的小孙女,爷爷常去村里的小河抓“野食”,每天鱼、虾、黄鳝、泥鳅、螃蟹的,不停进补。长此以往,女儿的身高也随之不断飙升。人人都夸孩子长得好,可做父亲的却总觉得不安心。他的担心很有道理,医生初步诊断,他女儿患上了“性早熟”。
正说着呢,旁边来了一位母亲,为女儿长得矮和医生“较起劲”来,“孩子小,万一要吃激素不是影响发育嘛,特地等大点来就诊,怎么就不能长了呢?”她的女儿今年15岁,身高约为150厘米,这和妈妈的期望值相差太远。可医生一问,小姑娘初潮已有一年多,这意味着失去了继续长高的“机会”。
生长发育异常治疗要趁早和骨骺线“抢身高”
“平日里,家长们的确应该细心观察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长得过高或者过矮都不好。”安医大一附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潘道香介绍,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第一年能增长25厘米;第2年增长10-12厘米;第3年至青春期开始,生长速度为每年平均5-7厘米;到了青春期加速生长期,每年增长约8-12厘米,持续2年左右。若孩子的生长速度偏于这个数值,家长都应该高度关注。
“家长最好能定期给孩子量身高,平时可以每半年量一次,一旦发现孩子个头增长‘不达标’,就要每三个月测量一次了,若是持续一年‘不达标’,就要考虑生长速度减慢的可能性了,及时到医院就诊。”安医大一附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刘晓静提醒,周岁年龄5岁低于105cm,7岁低于117cm,9岁低于128cm,11岁低于137cm,13岁低于150cm,14岁男童低于156cm、女童低于151cm,15岁男童低于161cm、女童低于153cm,都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孩子生长速度高于正常值,要警惕性早熟问题,及时到医院就诊。”两位专家提醒,生长发育治疗要趁早,和骨骺线“抢身高”,“测骨龄监测身高最科学,女孩的骨龄超过14岁,男孩的骨龄超过16岁,骨骺线就已接近闭合,基本没有长高的机会了,所以一定要赶早。”
吃得对、睡得好、动得多、补维D为长个“加分”
怎么才能让孩子长高个呢?两位专家说,合理饮食、按时睡觉、有效运动、持续补充维D和钙。
“不要总给孩子大吃大喝,过度进补,饮食均衡最重要。”潘道香介绍,饮食之外,睡眠也非常重要,“晚上十点,早上六点,是生长激素分泌最高的两个点,孩子在这两个时间点若是深度睡眠,对长大高个很有帮助。”
“每天运动也很重要,这个运动一定要持续的、纵向运动,连续四十分钟跳高、跳绳最好。”潘道香提醒,孩子持续补充维生素D也有助长高。她在日常接诊遇到的缺乏维生素D的孩子很多,“准妈妈在孕后期开始就要补充维D,孩子两岁之后也应该适当补充维生素D。”
编辑:王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