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1月安徽电子信息制造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7%
记者12月29日从安徽省经信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1-11月,安徽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7%,高于全省工业、全国同行业13.6和9.3个百分点。1-10月,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3.7%,高于全省工业、全国同行业3.4和4.1个百分点。
“屏-芯-端”联动发展成效突显
据悉,今年1-11月,全省生产彩电2061万台、增长51%,产量跃居全国第2、比去年上升2位;微型计算机1794万台、增长28.3%,产量跃居全国第5、比去年上升1位;液晶显示屏3.9亿片,增长8.9%;手机、集成电路等新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9.6%、18.2%。
华米科技智能可穿戴设备前三季度总出货1830万部,增长57.8%,海外出货量占比提升至42.7%,发布了全球可穿戴领域第一颗AI芯片“黄山”1号,华米在全球智能穿戴市场的占有率持续增长。
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实施建设
合肥京东方全球首条10.5代液晶面板产线产能和良率爬坡顺利,配套项目晶合12英寸驱动集成电路月产能达到1万片、康宁10.5代玻璃基板产线贯通。
总投资440亿元的维信诺6代AMOLED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240亿元的滁州惠科8.6代液晶显示面板项目主体结构封顶;总投资50亿元的凯盛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结构封顶,启动设备招标;总投资24亿元的视涯硅基OLED微显示器项目一期设备搬入;蚌埠玻璃院国内首条自主研发8.5代显示玻璃基板线联合车间封顶;通威年产2.3GW高效晶硅电池、晶澳1.5GW光伏组件扩产、欣奕华智能装备和材料等重点项目稳步实施。
1-11月,全省电子信息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增长14%和19.3%。
搭建平台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会同国家02重大专项办、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合肥市成功举办“国家集成电路重大专项走进安徽活动”,成为推动我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一次“标志性”行动,吸引一批优质项目落地。
会同省台办、合肥市承办第十五届海峡两岸信息产业和技术标准论坛,700多位海峡两岸信息产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参会。
国台办、工信部批准合肥建设“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工信部批复合肥创建集成电路“芯火”双创基地(平台);组织企业参展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获优秀组织奖。
积极做好重点企业育优培强扶大
阳光电源、天康集团、铜陵精达、芜湖长信4家企业入选全国电子信息百强;联宝科技通过智能化升级,提升高端机生产比重和订单量,将成为我省首家营收破600亿元电子信息企业。
推荐晶奇等企业产品入选国家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安徽八千里、合肥南七街道等6家单位入选国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联手民政、卫健委开展全省智慧健康养老应用对接活动。
积极宣贯智能光伏行动计划,组织光伏、锂电企业申报行业规范条件管理。
2019年,安徽将继续实施“建芯固屏强终端”行动,突出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努力保持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快速增长态势,不断增强我省在全国电子信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影响力。
编辑:王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