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原县高速公路建设按下“加速键”
彭明燕
近日,笔者从久马(川红)公司与路桥集团二分公司获悉,S14川主寺至红原高速公路(川红高速)TJ5项目红原4号隧道进口左洞顺利进洞,标志着项目进入隧道主体施工新阶段,按下建设施工“加速键”。
川红高速是G0611张掖至汶川、G0615德令哈至康定两条国家高速公路的重要联络线,更是九寨黄龙、阿坝红原两个机场的直连通道。项目起于若尔盖县包座乡,经红原县色地镇、麦洼乡、阿木乡、邛溪镇,止于红原县安曲镇,全长约131.348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为100公里/小时,总投资约182.2亿元,项目力争2028年建成通车。
与此同时,由蜀道集团投资建设的久马高速红原龙日坝段也在加紧建设,项目有望10月底完成所有机电与交安工程,力争11月完成所有交工验收工作,12月初具备通车条件。两条高速公路建成后,将实现红原县南北贯通,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高速力量”。
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久马高速在红原县境内犹如一条蜿蜒巨龙,穿行于山水之间,一头牵引红原县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靠拢,一头架起与青海省紧密相连的桥梁。川红高速将进一步打通区域交通脉络,强化红原县与周边景区、机场的整体联动。
“今年运输莴笋的卡车可以直接上高速了。”近日,刷经寺镇亚休村村民吴有厚在田里忙着栽种莴笋,眼里满是对丰收的期待。久马高速刷经寺段48.5公里高速通车后,沿线群众种植的莴笋、采收的药材能快速送达周边及大中城市,方便又快捷。
“高速通了,公司的新鲜牦牛奶两个多小时就能送抵成都。”红原县牦牛乳业经理彭措扎西对未来充满了希望。高速公路将大幅缩短“麦洼牦牛”“红原牦牛奶粉”等地域特色品牌与内地城市的“见面距离”,让交通廊道真正成为农文旅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民生福祉改善的“幸福路”。
红原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俄么塘花海、月亮湾、日干乔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春季鹤舞雪原、夏季花海烂漫、秋季草色如金、冬季冰雪奇缘”,四季风光各具韵味。随着高速路网成型,“沿着高速看红原”将成为现实,游客可便捷串联各景区景点,沉浸式体验高原风情。
“高速力量”蓄势待发,“高速时代”劲头正酣,红原县勾勒出更为广阔的发展蓝图——
路网结构日趋完善。久马高速如“大动脉”连通省内外;川红高速似“经脉络”畅通内循环。两条高速公路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连心大走廊、辐射带动涉藏地区发展的经济大动脉、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民生大通道,对完善路网结构、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意义深远。
产业布局愈加合理。依托已建成的牦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高产饲草基地及川甘青结合部牦牛交易市场,红原县将进一步扩大“三品一标”产品影响力,推动“麦洼牦牛”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让草原“黑资源”持续转化为牧民“红票子”,加速草原畜牧业现代化进程。同时,高速公路带来的物流、人流、技术流,将转化为人才优势、科技优势,为我州智算产业园暨低空经济智算中心建设注入新动能,助力红原县依托清洁能源打造“绿电—算力”融合发展示范区,培育工业新的增长极。
文旅融合前景可观。两条高速公路将带动雅克音乐季、牦牛文化节等特色活动辐射更广人群,推动红原县实现“四季有节目,季季有看点”的文旅融合发展目标,并进一步激活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红色底蕴与游牧文化的独特魅力。自驾游、深度体验游、研学游等新业态将为文旅深度融合注入新动力,推动红原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美景在路上、产业因路兴、发展探路行。未来,红原县有望形成“畜牧强基、文旅引流、算力赋能”的多元发展格局,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成为川西北高原上名副其实的“红色草原、生态家园”。
编辑:wh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