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亩工业辣椒丰收 “飞地模式”成金川乡村振兴新引擎
■杨正红
■杨正红
深秋时节,硕果飘香。在金川县河东乡八字口村的100亩工业辣椒种植基地,红彤彤的辣椒挂满枝头,村民们穿梭在田垄间忙着采摘、装筐,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这是河东乡“飞地种植+三方协作”模式结出的硕果,不仅让撂荒土地重焕生机,更实现村民、村集体双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2024年,河东乡在旦甲木足村试种10亩工业辣椒,成功破解高海拔能否种好工业辣椒的难题,验证了河坝区域的种植适配性。今年,为进一步盘活土地、优化产业结构,河东乡党委政府主动牵线,构建“嘎斯都村+旦甲木足村+八字口村”三方协作模式,俄热乡嘎斯都村投入45万元帮扶资金,旦甲木足村输出成熟技术与经验,八字口村拿出100亩连片、水光充足的土地,以“飞地租赁”实现规模化种植。同时,创新采用“春夏种辣椒、秋冬种元根”的轮作模式,既提升土地附加值,又严守“非粮化”底线。
“今年鲜椒亩产达3000斤左右,按市场价7元/公斤算,总产值超85万元!”金川县河东乡专武部长兼副乡长孙小波难掩喜悦。据介绍,扣除嘎斯都村45万元本金后,剩余40万元净利润由旦甲木足村与嘎斯都村各分50%,两村集体经济分别增收20万元;八字口村村民不仅通过土地流转获得8万元租金,更在基地务工赚取25万元劳务费,实现“土地生金、家门口就业”。
产业要稳,风险防控是关键。为确保辣椒产业不踩坑的底线,河东乡提前筑牢三道防线,针对规模化种植可能出现的管理漏洞,组建由农技员、种植能手组成的专业管护团队,细化田间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田间流程;应对高原地区大风天气,提前为辣椒苗插杆固桩,降低倒伏风险;销售端更是提前“锁单”,与云南供销社签订保底价回收协议,彻底打消种植户“种得出、卖不掉”的顾虑。
“下一步,我们计划以现有种植团队为基础成立公司,推广‘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扩大种植规模。”孙小波介绍说,将由旦甲木足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牵头,开展就地育苗、鲜椒加工成干椒等产业链延伸工作,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产值;深化与云南供销社合作,构建长期稳定的产供销体系,力争将工业辣椒打造成覆盖全乡、辐射全县的特色支柱产业,让更多群众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从试种成功到规模丰收,从三方协作到产业链延伸,河东乡以工业辣椒产业为纽带,蹚出“资源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未来,随着产业持续升级,这抹亮眼的“产业红”将在金川愈发鲜艳,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活力。
编辑:wh2020

